社会变迁视阈:红军长征研究的新视角(来源: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601334150-1.htm)
□ 黄彦震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裴恒涛所撰《社会变迁视阈下的红军长征与贵州社会》,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红军长征与民族区域社会变迁之关系”为视角,深刻揭示了红军长征对区域社会的重大影响。其可贵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突破传统单线叙述结构,运用重大事件对区域社会变迁影响的范式而展开研究。与进化、扩散、涵化、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官僚化等众多的社会变迁模式相比,革命是最为激烈的一种模式,往往能导致区域社会基本结构迅速改变。作者用联系、发展的眼光,通过对红军长征前后,贵州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信仰、思想各方面,展开长时段深入研究,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得出了客观公允的结论。既看到了红军长征对贵州社会的影响,也看到了贵州社会变迁的艰巨性和漫长性。尤其注重以往学界研究薄弱的民族关系,对红军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和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等逐项考察,探索红军成功改善当地民族关系的原因。红军长征期间,正是由于正确地处理好了民族关系,争取到各族群众的支持,才得以顺利通过国民政府统治薄弱的民族地区,通过民族走廊,胜利完成长征。
红军长征对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变迁的影响,是该书的另一个亮点,通过对遵义“红军菩萨”和“红军坟”的研究,从信仰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及其社会功能的角度展开论证,提出“红军菩萨”以朴素的方式宣传教育和普及红色文化,增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红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开创民间文化的创造力、构建社会精神家园具有重要启示。
史料基础扎实,占有学术地缘优势,是该书成功的基础条件。著者对红军长征和贵州地方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关于长征的通史类著作,通史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著作,整理汇编的文档资料,大事记、回忆录、历史档案等。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得到的口碑史料,并将其放到历史的长时段中进行论证,深入探究,从而避免了党派之争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作者的立场是十分客观的。
该书除了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之外,通过研究挖掘出长征精神的新内涵,对当下的治国理政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征给贵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遵义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的红色旅游成为全国的旅游品牌,贵州应该着力对长征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该书所阐明的红军长征时期的一系列政策和我党当前的执政理念,具有不可分割的一致性,可谓一脉相承。本书跟当下的逐梦征程中所需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密切相关,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