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李世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清代科举文化”学术讲座
2021年9月26日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世愉先生,在遵义师范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一楼2号会议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清代科举文化”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郗玉松主持,历史专业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场学术盛宴。
李世愉先生通过介绍与分析“发领落卷”、“搜落卷”、“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政策倾斜”、“分省取士”、“谎报年龄现象”和“花样翻新的舞弊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将师生们带进了清朝的科举世界。何为“发落卷”?这是李先生在讲座伊始,就让大家去思考的问题。随后,他从“发落卷”的基本含义、条例制定、现实作用等三个层面,分析了清政府公平公正开科取士的政治意图。在他看来,康熙十八年正式开始施行的发领落卷条例,最早在会试时施行,考官对不予录取的考卷必须给出合理原因,不许勒索考生,考生也可以查看自己的考卷等规定,不仅是清政府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也彰显了执政者的人情味。“搜落卷”的推行,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能够有效避免阅卷过程中的疏漏,弥补制度上的缺陷,效果非常明显。清政府在科举方面对西南边疆地区也有政策倾斜,如广设学校(官学、书院、义学等)、学额的分配、对土司子弟的照顾、童生考试相对容易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南边疆地区的求学之风与科举之兴,缓和了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潜在矛盾,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当然,这些政策同样和清朝政府的“分省取士”制度息息相关,只是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谎报年龄、营私舞弊等不端现象。归根结底,清朝的科举制度,就是它的选官用人制度。
通过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师生们对清朝的科举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掌握了更多的细节知识。郗玉松副院长认为,李世愉先生的讲座语言生动且逻辑严密,对于我们认知科举制度、研究地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撰稿:谢远艺、李宁
审核: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