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师范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在科研与教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注入动力。他就是工学院副教授何文刚。
何文刚,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学院博士后,贵州省第七批“千层次”人才,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依托自身深厚的学术底蕴,何文刚主要从事着造山带及盆地变形演化以及黔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等物理模拟研究,成绩斐然。
2024年,何文刚提前一年成功结题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并获得优秀评级,申报的人才团队项目入选学校培育项目,在《人民长江》发表滑坡变形演化机制论文,与国外学者合作在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刊发褶皱-冲断带成因机制研究成果。
自2024年4月学校成立“富矿精开”服务团队以来,作为团队成员的何文刚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合作研究,与国内外多所高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实现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融合。
近期,何文刚接连获得“松辽盆地北部重点区带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与“东海盆地平湖凹陷构造物理模拟”两项横向课题资助,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也离不开不同团队间的交流协作。2024年以来,何文刚在中山大学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作“逆冲推覆构造物理模拟”报告,到国土资源局油气调查中心作“逆冲推覆构造成因机制研究”报告;邀请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Fernando来华,共同开展龙门山、横断山野外地质考察;参加地质深时国际会议,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三校联合构造地质学研讨会,与同行相互探讨,拓宽视野,推动科研工作开展。
此外,何文刚还被聘为贵州马幺坡矿业有限公司地质顾问、中国地质科学院项目专家,实现了学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教学一线,何文刚同样表现出色。在“工程地质”与“隧道工程”课程教学中,他贯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创新教学方法,将科研实践与学术知识相融合,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专业人才。
何文刚担任2024届土木工程专业2个班级的班主任,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悉心指导学生毕业就业,助力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去向落实率达91.5%。
“我将继续以饱满的激情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开展矿产资源勘探相关的基础项目研究,为学院、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何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