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人文与传媒学院组织收看第三十一期“贵州大讲堂”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0-27     点击数:

        1026日,人文与传媒学院组织全体老师通过学习强国、动静APP教育板块、贵州教育大讲堂抖音号、贵州教育发布抖音号等平台在线收看了第31期“贵州教育大讲堂”特别节目——《科技教育之美》。

  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本期“贵州教育大讲堂”,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姜鹏,向广大师生讲述“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


随着自然科学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与应用,使现代人类的视野,逐渐伸展到茫茫的宇宙深处。射电天文学,作为现代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射电波来探索宇宙的各个角落,揭示光学望远镜无法观测到的奇妙现象。

2016925日,“中国天眼”的横空出世,在宇宙望远镜发展历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姜鹏分别用“仰望星空”“极目苍穹”“天眼逐梦”“璀璨之光”“追星少年”五个篇章,从天文学的源起开始讲起,跨越古今中外,介绍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向广大师生讲述了当今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建造过程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震撼世人的大国重器的诞生,是无数人点滴付出的成果。中国天眼自2016925日启用至今,在做好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持续通过科技成果,向公众传递中国天文发展,讲述中国科学精神,激发公众对天文科学的热爱。

通过收看学习,老师们表示,银汉迢迢,星河耿耿,随着天文科普研学兴起,大家对我国射电天文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天眼”的建造和取得的科学成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断拓展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促使老师们对科技教育与信息素养两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