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网站!

三下乡||“遵师物电·华师物理”多彩贵州探寻者联盟:走进尹珍务本堂,理论宣传二人讲,探访吉他文化的研学之旅

2024 年 7 月 10 日,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全体成员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实践队一行乘车前往正安县新州镇,携手联合开展极具意义的暑期实践活动。

(一)走进尹珍务本堂,回溯教育精神源

上午九点,实践队成员们身处贵州文化的发祥地、南域文化的发端处尹珍务本堂,看见绿意诗韵,领略穿越千年的文学风骨,观美景、赏文学、思前贤。讲解员带领大家沿着尹珍墓地——字库塔——务本堂(四合院)——尹珍洗墨磨砚井——《尹先生务本堂碑》,参观了尹珍务本堂及周边的遗址和文物,穿过淡雅典朴的院落,用心倾听犹如觅得知音,仿佛感受到尹珍先生当年的风骨。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成员们深刻领会尹珍先生“生于南蛮,而不甘荒裔”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他立志高远、务本求实、廉洁治家、无私奉献、善于钻研等品德和精神。

(二)理论宣传二人讲,深入基层暖人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实省委领导同志指示要求及有关批示精神,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制定的《2024年贵州教育系统“理论宣传二人讲”工作方案》,上午十一点,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正安县新州镇基层社区,进行“理论宣传二人讲”以及入户宣传。

在宣讲中,宣讲团成员们结合当地实际,声情并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贵州发展故事等娓娓道来。他们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让理论宣讲更加接地气、有温度。例如,在此次宣讲中,宣讲团成员以“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为题,详细讲解了贵州在交通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入户宣传中,实践队成员们既推广了普通话,又向乡亲们宣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仡佬族和苗族的民族文化等。

此次宣讲活动,正是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传播党的声音,弘扬正能量。让青年学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与期盼;也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以及青年学子的热情与活力。

(三)探访吉他文化馆,体悟音乐文化美

下午二点,烈日炎炎,实践队来到正安县吉他工业园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吉他的生产车间。这里,每一道工序都显得那么严谨而精细。选材、切割、打磨、上漆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一块普通的木头逐渐变成了手中那把充满魔力的吉他。接着,来到正安吉他文化馆,馆内设有展示区和表演区。在展示区里,各式各样的吉他琳琅满目,从古典吉他到尤克里里,每一把吉他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最后,实践队来到张维义大师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中,映入眼帘的是满室的吉他与制作工具,它们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音乐与梦想的故事。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与国界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传递力量。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队成员们深刻领悟了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同样重要。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到美与善的力量;而文化传承则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华中师范大学和遵义师范学院都是师范院校,实践队成员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大家会将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让音乐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让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总结

在遵义市正安县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经历了充满意义与温情的一天。此次两校联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切实推动了两校的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结对帮扶计划走深走实,也让两校同学们彼此增进了了解,是去年友谊的延续,更是未来共同成长进步的基石。今后,我院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培育和发展,充分依托遵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和号召同学们投入到乡村教育的事业当中,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字、图片: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小分队

初审:王群

复审:谢之

终审:吴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