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手册

发布时间:2020-09-15 13:43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手册

遵师心语 2020-09-15 09:43

一、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有道德。

心理健康体现在“人、情、事、理”四方面:

—待人:心理健康的人是与人善处的人

—待己: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快乐的人

—处事: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效率的人

—明理:心理健康的人是理念明晰、妥当规划生涯的人                          

                         

一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二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三是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交往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对客观现实环境有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的认识努力进行协调,或改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二、关于心理咨询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就是采用一些相对便捷或称为专业的方式,与当事人一起去揭示“斯芬克斯之谜”,一起去探索心灵,感受真我,发现谜底,获得成长、成功的力量。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在这一时空中,你可以逐层褪下繁重的装束,可以放心地没有干扰地去看自己,去思考自己,不会遭遇嘲笑,不必忍受评价,有的只是倾听、关注、同感与挑战,你可以全神贯注直抵心灵深处!

(二)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式

1.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混混沌沌虚度一生。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精神病就是疯子,其实他们所说的精神病严格地来讲是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绝大部分精神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自知力,更不会主动求医。

2.心理学≠窥见内心

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一定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行心理诊断与咨询。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咨访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提供专业的咨询帮助。

3.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许多来访者将心理咨询神化,似乎咨询者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所以常常来咨询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豁然开明”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再也不来了。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4.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以为咨询师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来访者需认识到,“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

5.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问题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者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三)心理咨询,该做些什么准备?

心理有问题去看心理咨询师,如同躯体有病到医院看大夫。但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的一般知识了解不多,以至把看躯体疾病的习惯用于接受心理咨询,影响了咨询效果。所以去咨询,最好先知道一些咨询常识。

1.来访者本人要有心理咨询的愿望。心理咨询是以语言沟通为基础,这种沟通是建立在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和自愿的基础上的。

2.来访者不必担心谈话的内容外泄。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则之一是为来访者保密。

3.来访者最好有自助意识。心理咨询除有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引导帮助,还需要来访者积极主动配合。

4.来访者不要急于追求效果,因为“欲速则不达”。

5.理解咨询的时间限定。咨询一次约50分钟,若时间长、内容多,不便于来访者清晰地理解、接受主要问题的核心部分。

三、关于新生心理调适

(一)大学新生如何建立新的成长坐标

“上了大学,我不再优秀”是许多大学新生的真实体会。升入新学校,换了新环境,迎接新的学习任务,需要建立新的成长坐标。每一个大学生都会遇到这个适应与发展的课题。

1.在适应中成长

实际上,适应与发展这两大重要课题贯穿生命始终。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也是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健全的重要标志之一。适应的目的是通过我们自己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达成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社会的每一次变革,人的每一次发展与成长,都需要我们去适应变化,而每一次适应过程也就是一次成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的适应,对他人的适应,对自身的适应。

2.为什么不和自己比?

大学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角色变化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心理矛盾和困惑特别多。

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唯一的办法是接受现实,接纳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而不多和自己相比呢?你可以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我比中学时在社会见识方面——

我比中学时在能力发展方面——

我比中学时在与人交往方面——

我比中学时在认识自身方面——

我期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离自己的期望还有多大的差距?——

当你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时,就会重新找到自我。

(二)大一新生的心理调节

1.克服“回归心理”。“回归心理”的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的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从而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

2.克服“目标间歇”。新生入学后丧失了目标和动力,这叫“目标间歇”或“目标暂时性缺失”,是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自学。

3.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互动的。当大家还在被动等待的时候,主动伸出你热情的手,拥抱每一位同学的心。

4.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独立能力。

(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有效管理时间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条:

1.制定详实可行的计划,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利用好空闲时间,杜绝时间的浪费;

3.事事抓住今天,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

4.进行时间统计,检验自己的时间花得是否合理。

具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随”、“三定”、“两挤”。

“三随”就是:

一随课表安排时间。根据课程表合理安排自己预习、上课、复习、图书馆学习等活动,使学习有序进行。

二随作息安排时间。将自己一天的学习、工作、娱乐、休息、睡眠时间科学安排下来,严格执行,养成科学运用时间、科学运筹时间的科学态度。

三随制度安排时间。安排时间要考虑到学校制度的规定、要求,不能有与学校制度相违背的时间安排。

“三定”就是:要对重点课程、课程的重点、难点确立固定的时间进行攻读学习;固定时间锻炼身体;对特定时间固定安排。

“两挤”是指:充分利用、科学安排零散时间,从而达到节约时间;零散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做些小事、杂事,如记外语单词。

(四)活得太累的部分主观原因

1.想讨得每个人的好感;

2.事事都想争第一;

3.太在意自己的言行;

4.爱做老好人,承诺太多;

5.疑心病太重;

6.对别人事事不放心;

7.凡事求全责备;

8.爱扩大事态,给自己加压;

9.缺乏主见,优柔寡断;

10.缺少计划,没有统盘考虑。

(五)心理健康的钥匙:ABC理论

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你有过没有呢?

你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了吗?

你给自己的理智打几分呢?

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一些让你心理上感觉不爽的事情,欢迎来学院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寻求心理老师帮忙!

预约咨询地址:学生中心二楼203

预约咨询电话:(0851)28986057

咨询QQ:1677147967

上一条:新生心理辅导

电话:0851-28922406 E-Mail:ybgs@zync.edu.cn

Copyright2009-2010 遵义师范学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