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占71.4%;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硕博比78.6%,平均年龄在40周岁以下。
拥有省级物联网工程中心、大数据工程中心、智慧农业工程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虚拟综合实训平台。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
近五年,教师获得各类课题共计3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研课题21项,市级和院级科研课题7项,共计科研经费500万元;共发表论文153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72篇,有20项专利,出版专著1部,编写教材4部;开发了“红城生态猪”溯源系统、“老爷梯”律师团队协作云平台、“我知道“教育云平台等10余项互联网软件应用,申报获批软件著作权8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3人),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10项,获微软创新杯国家三等奖1项,获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项。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特色和优势:在网络内容监控领域,是国内首个实现敏感视频实时过滤算法的团队。该算法具有误判率低,占用CPU和内存资源少等特点。在网络敏感视频识别中提出用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运动信息建模,并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有效提高了敏感视频的识别率,并降低了误判率。王谦博士在网络视频图像大数据监控领域,国内首次实现了敏感视频的实时过滤。该算法具有误判率低,占用CPU和内存资源少等特点。2008年入围信息产业部绿色过滤软件采购第二轮名单(总采购额度4200万元,28家公司投标,最终4家单位进入第二轮),2010年申请到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总金额160万元)。
物联网工程与技术方向特色和优势:(1)传感器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物联网实现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时,涉及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可靠性安全等各个方面。(2)传输过程中的高效性。随着大数据产生,随着整个系统的开放,对大数据传输的要求会更高。(3)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当物联网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处理算法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就显得很重要了。在提高硬件处理能力的同时,更需要研究各种快速且相对可靠的数据处理算法。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方向特色和优势:(1)在软件中间件设计方面,依托现有在Java和PHP两方面的应用实例基础上,分别对SSH和ThinkPHP中间件框架进行实用化修正,在实际开发中积累出一套适合自身团队开发的中间件体系。(2)在软件可靠性研究方面,结合我们现有研发的若干与地方经济接轨的互联网应用,我们建立了一套综合了快速原型法的软件工程方法、多层次的软件测试方法、基于团队的统一代码注释方法的软件可靠性保证措施。(3)结合地方经济的互联网+软件应用开发方面,我们与贵州地方的优势农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已完成了“红城生态猪”溯源系统、酒投网等若干互联网+应用开发,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具备坚实的互联网开发技术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和应用研发机制。(4)云安全方面依靠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的黔北“云计算中心”和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制造产学研基地进行网络隐私与网络攻防方面的数据处理。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
编辑:成爱民
初审:成爱民
复审:杨茂强
终审:杨道平